数字货币趋势狂人:比特币2021年会到什么程度?

比特币涨的无法无天,狂人今天也凑个热闹,开个投票,看看大家对于2021年比特币价格是什么预期,希望到明年年底的时候,大家能够回过头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再对比一下自己的账户,扪心自问一下,是否做到知行合一,来吧,我们一起见识一下人们内心的数字。为了不影响大家的判断,狂人将自己的判断放在文章末尾,投票后,可以去自行查看。

10月份以来,CME的比特币期货已经形成了三个缺口,由于币圈是7*24的交易,而传统金融周末或过节都要休息,因此在CME休市的时候,比特币一旦出现上涨,CME开盘时就会形成跳空缺口,传统市场上一般把缺口分为普通缺口,突破缺口,持续缺口和消耗缺口,而最近的一次跳空高开形成的缺口更像是一个持续缺口,一旦下一次再形成上涨途中的缺口,将大概率会是消耗缺口,就要注意风险了。

数字货币趋势狂人:比特币2021年会到什么程度?

链上数据跟踪,上一周,比特币活跃地址数一共567万,较前一周小幅下降,新增地址数340万,下降了7.62%,实际交易量393万比特币,下降10.71%,大于1BTC的地址83.94万,下降2431个,100BTC的地址16210,下降了54个。这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大户还是小户,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出逃,成交量和活跃度也是小幅下降,这些都不是太好的信号,如果后面几周持续回落,那么很可能因此见到阶段性顶部。

其他没啥了,贪婪指数92,持续高位。灰度今晚上班,买多少咱也不知道,但根据长期跟踪,狂人发现晚上8点左右容易出现大幅增仓,有很多合约大户都会选择在这个时候薅灰度羊毛,玩合约的可以自己研究一下。

9000亿美金的新冠纾困拨款特朗普给批了,大水漫灌还在持续,比特币会受到更多的欧美机构关注。。。

行情分析

比特币:

比特币今天回踩了5日线,踩上就弹起来了,目前来看仍然处于上涨趋势,预计这两天还会在27000一带震一震,折腾够了大概还会摸个新高出来,毕竟本周灰度上班,GBTC大量解锁,面临着巨额资金重新回笼,市场没有道理因此直接走低,积累了一个假期的机构资金,会在本周初开始入场,趋势上仍然以看多为主,这位置直接砸回去的概率不大。

ETH:

比特币市值占到70%以后,主流币开始了大幅补涨,以太坊首当其中,两日连续大涨超过15%,今天这根线大概是上涨中继,后面仍然以继续走高为主,持有就行了。

XRP:

弱势,不参与,有分析称韩国大型交易所Kraken也要下架瑞波,利空不断啊。

LINK:

昨天一根阳线拉起来了,属于跟着以太坊拉起来的,从今天的盘面来看,持续性很一般,还是不建议参与。

BCH:

奔着反弹新高去了,趋势反转已经走出来了,有机会继续新高。

LTC:

晚上灰度要上班了,有望反弹。

ADA:

这个位置相对坚挺,比预期走的强一些,有望创反弹新高。

XMR:

震荡走高为主。

DASH:

这个震荡箱体有望突破,但需要市场其他主流币的带动。

ETC:

这两天走势还不错,有补涨机会。

DOT:

昨天探底回升,弱转强了,今天直接突破了重要压力位,后市有望继续联动以太坊上攻,这个币是现在最有潜力媲美以太坊的公链,所以以太坊大涨,他作为小弟跟一跟也是正常的。

Defi锁仓量续创历史新高,达到220亿美金,未来Defi类的代币仍然有较大的机会,都可以关注着,由于市值相对较小,狂人就不去点评了,感兴趣的自己网上查一查,资料都是公开的。

最后,狂人认为明年比特币大概率会到5万美金,原因是机构的疯狂入场仍在持续,增量资金的不断涌现是比特币持续拉升的基础,由于比特币下方低成本筹码仍然过于密集,因此想要直接上攻到10万美金甚至更高的位置相对困难,因为随着币价的不断攀升,获利盘涌现会越来越明显,到达5万美金或许是比较理性的判断。未来随着比特币越来越开放,有望达到更高的10万甚至20万美金,例如比特币正式推出ETF,或者正式向全球投资者全面开放。

今天就说到这里,我们明天见~!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admin@btc366.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123)
上一篇 2020-12-28 CST
下一篇 2020-12-28 CST

相关推荐

官方微信

wxqrcode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btc366.com

工作时间:提供7*24小时服务

免责声明: 币圈新闻网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与币圈新闻网观点和立场无关。我们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与资料仅供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