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有人说,现在是大数据时代,也有人说,现在是区块链时代,其实,什么时代有时候都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就怕流氓有文化的告诉你,我觉得你的隐私在这个时代还是很有用的,你给隐私给我,我告诉你这是区块链时代,其实啊,这就是个隐私泄露的时代,今天我们就来继续说一下国产项目公信宝的三宗罪,让大家彻底知道这样的项目与真正的区块链项目差距在什么地方。
诱导用户泄露隐私挖矿,非法贩卖还振振有词
知道公信宝项目源于该项目的造势和宣传非常到位,在各个微信群疯狂让人注册,美其名曰:手机挖矿,但事实却是,所谓的手机挖矿其实是泄露自己的隐私去挖矿。开始宣传用手机挖矿,笔者进去后发现,是用提升算力,进行挖矿,如何提升算力呢?公信宝说做任务就可以了,于是笔者看见了下面这些任务:

看见这里很诡异了,区块链是去中心化的,为啥要让我绑定这些中心化的账号,绑定这些账号了信息铁定被泄露,毫无安全可言的。而且早前公信宝居然还有人行征信的绑定,这就更可怕了,如果这是一家干数据收集的公司,干这些无可厚非,可你公信宝宣称是区块链项目,干这些明显不合适。挖矿的本意是:通过维护区块链的网络,打包交易,来获得交易费和区块奖励。很显然,公信宝的挖矿跟公信宝的区块链网络维护一点关系都没有,属于伪挖矿。因此,公信宝的挖矿并非通常意义上的挖矿
当然,早前有人质疑公信宝的数据泄露和收集数据的用途,但都被公信宝的公关和谐掉了。公信宝创始人曾说,自己是不可能卖隐私数据的,那公信宝如何盈利呢?对此公信宝回应称其营收来源于给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提供一个可信的数据交换场景。因为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黑名单、客户的贷款记录、用户的还款记录和违约记录。可是问题也出现在这里了,如果公信宝说自己不看用户信息,那这些数据是如何产生和拿出去交易的呢,这岂不是相互矛盾。更大的危害在于之前的征信和相关隐私数据这块,众所周知,如果这些隐私是给金融机构的,须知查询一次征信,是会有记录的,那么第三方金融机构频繁查询征信,就有多次记录,而银行或第三方以后在看到这些记录的时候不会想到是你是用来做什么的,只会想到,你是需要贷款了才来查询征信的,既然你有过这么多次的贷款,那么你现在贷款的坏账率,负债率显然就会很非常高,虽然感觉银行有些小题大做了,但贷款风险是银行不得不考虑的因素之一。

因为区块链是去中心化的,具有匿名,不可篡改等特性,只要代码没出问题,一般不会出现数据泄露的情况。但公信宝这个项目本身是中心化的,没人能保证项目方不会把用户数据偷偷放在自家的服务器里,之前有网友在巴比特社区和知乎爆料,称在公信宝注册了一个星期不到,就收到了许多贷款类的信息,还有用户称,自己的信息在公信宝上授权后,相关的账号出现在不同地区登录,这些不知道公信宝作何解释。
代币价值跌去90%,疯狂收割韭菜还继续喊单
公信宝的代币(gxs)最高时曾达到71左右,最低的时候在6元左右,在2018年2月的时候,公信宝发布PR文章称,2018年预计公信宝突破500元,许多人在看见信息后当时进行了买进,也相信了公信宝团队的宣传,因为公信宝当时在白皮书上写得有回购计划,由于这个项目有众多所谓的大佬加持,加上被誉为国产区块链三宝,所以大量不明就理的投资人投入重金进行了锁仓,但现在剩下一地鸡毛,不按照最高价锁仓计算,某投资人50元购买了20万的公信宝代币,即使按照现价计算,该投资人的投资金额已经腰斩,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看见公信宝在过去一年的回购计划,根据早期我们区块天眼的报道,之前在白皮书上出现的回购销毁计划,在公布了两期之后,就没有了音讯,后来相关条款甚至已经从白皮书中删除。

进入2019年后,随着比特币和莱特币减半和区块链市场的复苏,公信宝故技重施,宣布进行回购,用利好刺激市场,但涨幅与众多投资人被套的价位相去甚远,有投资人询问公信宝的相关工作人员,对方回应道:二级市场本身就有风险,我们在做事。是啊,投资人何尝不知道二级市场有风险,可问题在于你们公信宝做事完全不透明啊,现在的回购计划是在自己家交易所玩,相当于左手倒右手,然后告诉投资者们,我们回购完了,而且回购完了并不是销毁,而是锁仓,锁仓也就意味着还会在高价或现价价继续卖给新的接盘侠和投资者们。这是连续收割韭菜啊,最近,也听朋友说,有人在喊不断买进公信宝,但区块天眼想温馨提醒大家,目前公信宝早期的投资者已经开始解仓,他们已经被公信宝套牢了两年,他们的成本极低,不排除砸盘的可能,且公信宝团队持有的代币也进入了解仓期,风险可想而知。
再说到公信宝引以为豪的技术,公信宝团队号称达到了10万的TPS,远远超出其它所有的区块链项目。今天facebokk也公布了自己的白皮书,其tps才1000,不知道公信宝超越facebokk这么多倍,其技术人员得有多厉害。
非法发币,不遵守国内法规
公信宝是我见过的极少数主体公司在国内还敢发币的公司,某投资人这样告诉区块天眼的记者。开玩笑吧,早在2017年9月4日实施的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其中明确提出,国内公司不得以募资任何代币的形式进行ICO,更不可能发币,公信宝团队不可能不知道。
但事实是,公信宝只是假装注册了个基金会,但其主体还是在国内,所经营的项目也是国内主体公司运行,笔者在企查查上看见,其主体公司为杭州存信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正是公信宝创始人黄敏强。

其代币发行的背后的项目运行也在杭州存信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介绍里。

由此可以看出,公信宝其背后的主体公司为杭州存信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并不是所谓的海外基金会,且在企查查中,也披露了投资公信宝的团队,可谓是完全证明了公信宝主体就是杭州存信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回归现状,无论公信宝初心是什么,但如果信息不透明,还是恣意妄为的以贩卖数据,收割韭菜,这样的项目恐怕也不是所谓的国产明星区块链项目。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admin@btc366.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